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 无人机偷拍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发布者:华航小编    发布时间:2023/05/11 14:45:00

无人机是一种新兴的航拍设备,它可以在空中拍摄各种美丽的风景和场景,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然而,无人机的滥用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隐患,尤其是对他人隐私的侵犯。

最近,一起因无人机拍摄引发的隐私纠纷事件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一名无人机爱好者为了测试新配备的高清摄像头,选择在夜间操控无人机拍摄苏州地标建筑——450米高的苏州国金中心。在飞过103-117层的尼依格罗高空酒店时,他通过酒店玻璃外墙无意中拍摄到一对情侣在房内的亲昵画面,长达35秒。他将所拍内容发布在网上,像分享新鲜有趣的事一样,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他人隐私。

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首先,这名网友是否持有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如果是擅自驾驶无人机,违反了我国《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属于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责任。其次,酒店内部是私密空间,客人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这名网友未经同意擅自拍摄并公开酒店内部画面,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也属于违法行为。而且,他还将拍摄内容在网上公开,加重了侵权行为,这名网友应对此承担连带责任。

这起事件也提醒人们,在享受无人机带来的乐趣和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和他人隐私安全。酒店房间这样的私密场所更需要采取必要措施保护隐私。同时,无人机飞行还需要遵守相关的空域管理规定,不得在禁飞区域、人口密集区域、保密单位等地方飞行。无人机驾驶员也需要取得相应的飞行资质和实名登记,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超过20万架民用无人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然而,我国对于无人机偷拍等问题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惩治。目前只能借鉴《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来处理。这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对于隐私保护的需求。

因此,在新技术新应用中也要注重对他人隐私的尊重和保护。只有使用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道德规范,新兴设备和技术才能健康地发展并惠及更多人。同时,也需要加快立法进程,制定专门针对无人机偷拍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公民的隐私权利,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无人机偷拍事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它暴露了我们在隐私保护方面的不足和漏洞。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身的隐私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利,不要滥用无人机等新兴设备和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无人机带来的便利和乐趣,而不是成为它的受害者。

性质|转载

来源|就是睡觉

整编|华航小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