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中国通用航空业现处在初创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发布者:华航小编 发布时间:2023/02/23 15:55:48
“飞机起航,经济腾飞”
通用航空,有你精彩!
通用航空是民航事业的两翼之一,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通用航空长期来受各种因素条件的制约,譬如空域资源管制严格、低空飞行管理体系严格以及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落后等,目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通用航空业还存在较大差距。
低空改革破冰以来,通航产业并未出现预计中的井喷,并且面临空域资源使用受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链发育不完善、人才短缺等诸多瓶颈制约。 有关人士呼吁,亟须创新通航发展思路和产业路径,促进低空经济新增长点迅速形成,早日“飞起来、玩起来”。

从通用航空器数量、通用机场数量、通用航空业务结构合理性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国通用航空业目前正处在初创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通用航空业目前处于初创期,目前面临着低空管制政策、人才匮乏以及基础设施薄弱等难题。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进入成熟期,通用航空器数量、通用机场总体规模庞大,但增速放缓甚至出现无增长状况。 我国通航公司已达665家、通用机场数量达到399个、全国通用航空器在册总数为4573架。 截至2022年10月底,执照总数为80622本。其中,通航飞行员7955人(固定翼飞机飞行员4600人,直升机飞行员3355人)。 我国境内141部飞行学校共有42家。另有35家境外航校持有CCAR-141部境外飞行学校认可书,主要分布在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2022年8月底,全国无人机运营企业已达14355家。

2022年9月,美国联邦航空局发布了美国最新航空发展的主要数据。 截至2021年,美国共有现役飞行员720605人,我国80622人,占美国飞行员总数的11%; 美国现有商业运输飞机5791架,我国2903架,占美国商用飞机的50.1%; 美国现有通用航空器205870架,我国现有在册通用航空器4573架,占美国通用航空器的2.2%。 美国现有各类起降场19853个,我国现有运输机场248个、通用机场389个、航空飞行营地382个,这三者加起来,共计1019个,约占美国的5.1%。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现有的19853个起降场中,私人机场为14784个,公用机场5069个。在公用机场中,列入美国国家规划的机场是3287个,其中,运输机场383个,通用机场2904个。如按此计算,我国运输机场约占美国的65%;通用机场约占美国的13.4%。 美国通用航空年飞行约2500万小时,我国通航2021年117.8万飞行小时,约占美国的5%; 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只有1项数据与美国不相上下,就是民用无人机数量。截至2022年5月,美国注册无人机数量为86.6万架,我国2021年底注册无人机的数量为83.2万架,占美国的96%。

通用航空业的服务领域涉及众多领域,包括工业、农业、商业、公共服务、培训、旅游等。从下图可以看出,全球通用航空主要从事的业务是私人和公务飞行,占到56%;其次是飞行培训,占到21%;而作业飞行占15%。 2019年,我国的通用航空飞行市场主要集中在飞行培训、工业和农业,这三类市场占总额的50%。2019年,全国飞行培训(不含民航飞院)达37.57万小时;农业共计完成飞行小时5.23万小时,其中航空喷撒占农业作业小时的89%,是农业作业的主要类型服务。 综上来看,目前中国通用航空业务结构与全球通用航空业务结构还存在较大差异,中国通用航空主要呈现出飞行培训比重偏高、农业作业服务及工业作业服务市场单一、私人消费比重偏低三种市场需求结构特点。此结构必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向成熟市场靠拢,并影响产业结构与利润分布。 通用航空被认为是人类交通运输的“第四次革命”。美国提出了“小飞机运输系统”(SATS)计划,形成了除骨干、地区航空公司之外的第三种国家航空运输力量。而作为大众经济的通用航空每年给美国带来了1500亿美元的经济贡献,创造了126万就业岗位。 在美国,通用航空的比重远大于商业航空,是整个航空业的基础。在中国,尽管商业航空已跻身于全球第二,但中国的通用航空正处在初创期,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空域(尤其是低空空域)可开发空间极大。 中国的通航事业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2000年后发展迅速。2010年10月,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相关政策出台,被视为通航“破冰之举”,后来通航又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低空开放进程稳步推进。

“通用航空产业的投入产出比为1∶10,就业带动比为1∶12,是继房地产、汽车产业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佟刚表示,通用航空和运输航空是民用航空的两大支柱,既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又是高端服务业,对经济有极大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国内多个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通航产业,大力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区,举办各类展会,大力招商引资。与此同时,通航企业也不断成立出现,各路资本纷纷涌入,并且国内多家企业及个人组团到美国采购通用飞机。 通航产业看上去十分红火,但目前依然处于初创期向发展期转变的阶段,并没有出现预期的“万亿市场”盛况。许多通航企业和飞行俱乐部投入大量资金“烧钱”,但是并未收获盈利,甚至出现了部分通航企业破产的情况。
来源|中航通信息研究所
整编|华航小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