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提升17倍 农产品运输用上无人机
行业新闻 7分钟将水果从果园送至机场、解决陆运的“急、难、险、绕”问题……全国首次21台无人机协同运输的成功将物流运送效率提升了17倍,拓展了国内低空物流的应用场景。对无人机技术的主要研发团队联合飞机集团(以下简称“联合飞机”)来说,从北京、深圳等地的实验室到重庆巫山脚下的脆李果园,成功的秘诀既有十几年的技术沉淀,也有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研发团队的勇于尝试和创新。7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对话联合飞机,解密21台无人机如何实现协同运输,以及低空企业应当如何抓住利好政策,助推北京市低空经济发展。 7月2日,随着巫山脆李开园,21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承载着饱满多汁的脆李飞向重庆巫山机场。仅需半天时间,这些新鲜采摘的脆李就能从重庆巫山的果园抵达南京、上海等地的超市货架,被送至消费者的手中。 此次巫山脆李的空中运输是全国首次实现21架无人机协同运输,运用到联合飞机集团研发的1架TD550共轴无人直升机和20架Q20四旋翼飞行平台。 联合飞机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向紫涛介绍,低空物流配送是低空产业中的重要应用方向,包括无人机送外卖、同城快送、支线物流等模式。与单一无人机配送不同,协同运输的关键在于“协同”,即不同大小、构型的无人机协同,以及有人机与无人机的协同。 在后者的协同模式中,有人机主要负责干线和部分支线的运输,不同型号的无人机负责支线和末端物流运输,由此满足物流运输对时效性的要求——这是低空协同运输模式的独特优势。 向紫涛表示,低空协同运输在“急、难、险、绕”这四个场景里的效率提升十分明显。 在以往的陆运场景中,邮政专车需要从山脚下海拔200—300米的果园开至海拔1700米的巫山机场。尽管直线距离只有3—4公里,但开车需要近2个小时。随着海拔攀升,30公里盘山路上天气多变,夏季暴雨导致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同时,山顶云雾缭绕,能见范围也相对较低。 无人机的协同运输能很好地解决陆地交通所面临的难题。联合飞机提供的数据显示,无人机协同运输能将陆运的近2小时缩短至7分钟,转运效率提高了86.7%。 不仅如此,无人机协同运输也让农产品从主产地乡镇直飞巫山机场的场景得以实现。 向紫涛表示,此前,脆李从果园转运到江北国际机场需要9个小时,随后运往全国千余个城市需要更长时间。如今,在无人机抵达巫山机场、经过接驳处理后,脆李将被赶发巫山—南京邮航航班,配送至全国客户手中。整体的运输效率提升了17倍。 性质|转载 来源|北京商报 整编|华航小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